因果观与阳光人生
2017-04-10 22-34-14 来源:山东省博山正觉寺 作者:仁炟法师 点击:次
因果观与阳光人生
引 言
很多人认为“因果观”只是佛教的思惟方式。不信仰佛教的人谈起因果,经常说“信则有,不信则无”。还有些人呢,见有的人很善良却没得到好报,而有的人很恶,却整天在那儿享受,吃香的喝辣的,就说因果报应是假的,甚至说“好人没好报”, “好人不长寿”。这些都是对因果错误的认知。
佛教认为,事物的生灭变化都遵循着因果法则,不存在“信则有,不信则无”。因果法则是宇宙万有生灭变化的普遍规律,并非独属于佛教。
下面的课程,老衲就和大家一起探讨。
第一章 万事万物不离因果
因,是事物的原因,或者说内因。果,是事物的结果。简言因果。
因果法则,即万事万物不可能无缘无故出现,也不会无缘无故消失,都是在一定的原因下,产生对应的结果。
比如在大城市里,或者是在高速公路上,因为发生了交通事故,就会造成交通堵塞;因为上班路上堵车,结果上班迟到;因为上班迟到,耽误了早班会。因为某人总是笑眯眯地乐于助人,结果大家都喜欢和他交往;因为某人总是喜欢挑剔别人,烦恼重重,结果大家都对他敬而远之,退避三舍。这些都是因果。
因果也可以理解为“因——缘——果”。有因,如果缘不具足,也不能结果。比如一粒种子埋进土里,如果没有水分、养分和阳光照耀的“缘”,就未必能够开花结果。
禅宗的祖师禅传承,一祖达摩、二祖慧可、三祖僧璨、四祖道信、五祖弘忍、六祖惠能。四祖道信大师曾经在正觉寺驻锡十年左右的光景,二十岁左右就到了正觉寺。他有一个开悟的偈子,说:“华种有生性,因地华生生,大缘无性合,当生生不生。”
这一大串“生”字,什么意思呢?“华种有生性”,花的种子有生长的特性;“因地华生生”,要有充足的阳光、水分、土壤、气候、温度,因缘具足,它才能生根发芽开花;“大缘无性合”,当它生长的特性与周围的缘不具足的时候;“当生生不生”,就是应当发芽它也不发芽了,因为缘分不到,因缘不具足就是这个意思。
四祖道信大师开悟的偈子说的就是因果道理,需要有因,还要有缘才能有果的生成。如果缘不具足,有因也不会结出果来。比如一粒种子埋进土里,没有水分、养分、土壤、阳光等助缘也不会开花结果,就是这个道理。
因是内部的因素,缘是外部的条件。因是主因,缘是助缘,由因缘和合而产生的事物就称为果。万事万物都依仗着因和缘才有果的生起,而此果又成为因,待缘具足成熟又生它果,如此辗转相续,乃成森罗万象。这个复杂纷纭的世界就是这样因因果果生成的。
因果、因果、因缘果、因缘果……它是反复地交替,不是简单的一件事,有很多因缘在里面。有的人做事,里头既有善因,也有恶因,结果受的报就不同。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。
第二章 业力与因果
“蓄势待发”的业力
业力,梵文叫做Karma(古译羯磨),翻译成中文就是“去做”和“去行”的意思。“业力”也被解释为“造作”或者是“行为”。
凡有所作,必有后果,这是必然的。行善得善果、作恶得恶果。过去古人讲,“人行善,福虽未至,祸已远离;人作恶,祸虽未至,福已远离。”有因就有果,这是毫无疑问的。也就是说,无论是正面的行为,还是负面的行为,不管事大还是事小,只要有造作,都会有作用和后果。因此,“业力”被视为个人过去、现在或者将来的“行为”所引起的“结果”的集合、前提和条件,是形成“因果关系”的元素。
进一步解释,业是因,是指一切身心活动,包括身语意三业。“力”是力用,这个力是力量的力,也就是身语意三业的善与恶产生的势能。大家学物理都知道,势能也叫位能,东西在高处放着,因为地球引力和位差,它有一定的能量,会掉下来,有掉下来的可能性,这就是势能。东西从高处掉下来,力量和惯性非常大,什么时候有重物接住它,才能停下来,否则它在空中是不会停止的,也不会悬在空中不动。业力就是这样一种势能,一种力用。
思想最重要
身业是身体的行动,口业是口中的语言,意业是大脑的思想。
身体、语言和意念所做的每一个行为,都代表一个因,它也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某种结果。大部分人听到“行为”,首先就会联想到肢体运动,对“心理行为”的概念就比较陌生。
佛教认为,行为是包括身口意三方面的行为,而且更强调“意”的行为是主要的。比如我们心里生闷气,或者跟自己发个脾气,觉得这只是自己个人的心理行为,没有影响到别人,应该没有什么业力。事实不然,心理行为本身就是一种业力,惯有的心理行为能养成习性,心理的执着直接导致内心的痛苦,然后经由身体和语言又造成他人的痛苦。
我们时时刻刻依照自己内心的反应而行动,有什么样的念头和情绪,绝对不会产生与此无关、相反、或者随机的行为和语言。也就是说,“意业”决定着“身业”和“口业”,即人的行为是由思想决定的。因此佛教认为,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意业比身业和口业更重要,无论是善的还是恶的。
◎ 一念为民 延寿三年
给大家讲个真实的故事。清朝末年,有一位王翰林,他死了以后,来到阎罗王那里,由判官给他称善和恶的重量,以此重量决定他的去处。结果判官一称,就禀报阎罗王:“阎罗王,这个王翰林,他的善业很重的,应该还阳,给他延长三年寿命。”
阎罗王问:“是什么样的善业?这么重,还能还阳?”
判官就讲:“他在意的方面有善业,他曾经给朝廷上过一个奏折,关于兴修水利的事。”
判官就问王翰林:“有没有这个事?”
王翰林说:“我确实是上过一个关于兴修水利的奏折,但是没被朝廷采纳,还被慈禧太后训斥一顿,差一点杀头。”
阎罗王说:“兴修水利是利国利民的大善。还阳吧,再给你延长三年寿命。”
这个王翰林死了以后,他家人把他装到棺材里头哭啊。这翰林活过来,听到外面哭哭啼啼的,奇怪自己怎么在棺材里头躺着,他就敲棺材, 地敲棺材。外边人以为闹鬼了,都吓跑了。王翰林只好使劲地用手用脚把棺材盖移开,自己爬了出来。他老婆还是疼丈夫,战战兢兢地问:“你是活的还是死的?”他说:“别害怕,我是活的,我还阳了。”
王翰林告诉家人,因为他有兴修水利的建议,虽然没被朝廷采纳,但是他还是造了一个很大的善业,给他延寿三年,全家人都很高兴。这时不办丧事了,又成了喜事了。后来,这个王翰林果然延寿三年无疾而终。
这个事例告诉我们,意业是很重的,积善业也重,造罪业也重;而且意业决定着身业和口业。那么,我们时时刻刻都依着自心的反应而行动,思想意识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和语言。大家要注意,要重视,善护意业,不起恶念。
快乐与痛苦取决于自己
从佛教的观点来看,外界没有任何人物在审判我们的行为,决定我们是好是坏,赐给我们快乐,或者把我们踢到痛苦的深渊。
根据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所述,我们的一举一动,包括我们想什么,都有跟着我们自己的那个俱生神在监督着,随时在记录着。到临终的时候他把这个记录交给阎罗王,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里边就是这么讲的。
俗话说“头上三尺有神灵”,按照中国的传统讲,一家之主是灶王爷,灶王爷上天言好事、下界保平安。每年腊月二十三,糖瓜祭灶,人也很幽默,用这个糖瓜把灶王爷的嘴粘上,让他到天上不要说话,其实这是中国人的幽默。不管你让他说话还是不让他说话,这个记录是存在的,都会报上去的,然后来决定我们这个家族是兴旺发达,还是会湮灭,决定一个人的命运。不是你拿个糖瓜来,灶王爷嘴一粘,到天上不说话了,不汇报你做的坏事,不可能的。那只不过是人们的想象、幽默而已。你就是拿一吨糖瓜、一万吨糖瓜,把灶王爷全身都裹起来,他照样能走的,那糖瓜不过是相上的东西而已,是人的一厢情愿。
事实上,阎罗王、判官、俱生神、灶王爷等等,都只是保持客观中立、了知我们业力因缘的“第三方”而已。我们的快乐、痛苦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的行为——“善业”和“恶业”。那么如何界定善业和恶业呢?
善业是正面行为,将产生“幸福快乐”的果。
恶业是负面行为,将产生“痛苦不悦”的果。
行为的特性,取决于动机,就是思想意识。
正面行为是由慈悲和智慧所激发的行为,明白哪些行为会给自己和他人带来快乐或者不悦的结果,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。正面行为可以让他人快乐,更重要的是自己也会得到快乐,大家都好,都快乐。
负面的行为是由烦恼注入瞋恨、嫉妒、傲慢、贪欲所驱使,成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行为。负面行为也会在心里留下印记,制造出习性,因而产生更多的负面行为。以伤害他人希望自己获得快乐的负面行为,究其根本,是不能真正让自己快乐的。
诸恶莫作 众善奉行
业力主导着现在及将来的命运。个人的生命经历或者说个人的命运,是自己行为的结果。业力也是主导轮回的因,业力不单是现世的结果,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到来世,影响到自己的来世,也影响到自己的后人。
对于一个不懂得因果、没有学佛的人,他的命运是怎么决定的呢?是由他的前世以及他的前辈们的业所决定的。当一个人学佛以后,做好事不做坏事,断恶修善,命运会随之改变。
佛教的定义很简单,四句话: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大家把这四句话记下来。佛教让人们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,就是要倡导正面行为;“自净其意”,还要自己净化自己的思想意识,是诸佛教。这就是佛教的定义,一点封建迷信的色彩都没有,这四句话也叫“七佛通戒偈”。
第三章 真的有前世和来生吗
前面谈到业力主导着现在及将来的命运,业力不单是现世的,其结果还会生生不息地延伸到来世。有些人可能疑惑,人真的有前世和来生吗?
不论是否相信前世和来生,至少大家都承认这样的客观现实:既不能百分之百地证明前世和来生真的存在,也不能百分之百地证明前世和来生不存在。如果只是口头上说,“没有前世和来生,因为我们看不到”,或者说,“人死如灯灭,死亡之后一切化为乌有”,这也是一种主张而不是证明。
探索频道:以科学立场看轮回
2002 年,美国著名的探索频道(Discovery Channel)播放了一部纪录片《Past Lives -Stories of Reincarnation》,它的中文名字就叫《前世今生——轮回的故事》。这家以拍摄和播放自然、历史、探险以及世界文化等领域高品质纪录片而闻名的电视台,真实地报道了科学家们以严谨、审慎的态度,历时四十年的科学研究调查,站在宗教之外的科学立场上证明了生死轮回的存在。
美国弗吉尼亚大学儿童心理学家吉姆·塔克(Jim Tucker)博士一直在收集那些谈论前世生活的资料。他说:“我们调查的个案通常是一些幼儿自发地谈论前世的生活。很多时候,这些孩子两三岁就开始念叨前世生活,并一直会持续到五六岁。”“过去四十年我们一直在收集这类案例,我们已经收集了超过二千七百个案例。这类案例到处都有,亚洲、西非、南美、欧洲、美国几乎都找得到。我们研究得到的证据表明,我们应该认真看待轮回的可能性。”
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探索频道的两段故事。
◎伊安:你小的时候,我是你父亲
家在美国佛罗里达的伊安是个天真可爱的5 岁男孩。3 岁时,有一次他在妈妈的办公室里玩耍,因为太吵闹,妈妈玛丽亚警告他安静下来,否则会挨揍。他眼睛看着妈妈说:“当你是个小女孩的时候,我是你的父亲,有很多次你很坏,可是我从来不揍你。”玛丽亚吃了一惊。后来他多次说起自己以前是玛丽亚的父亲,他说自己以前是个警官,在商店里被坏人开枪打死了。他还提到母亲小时候的很多事情。比如有一次,他对妈妈说:“妈妈,你小的时候,我是你的父亲,那时候我的猫咪叫什么名字来着?”玛丽亚回答说:“疯子(Maniac)?”他说:“不,白色的那只?”玛丽亚说“波士顿(Boston)。” 伊安接过话来说:“我以前通常叫它波士(Bos),对吧。”母亲当时极为震惊:他不仅知道两只猫和它们的颜色,甚至父亲对猫的昵称他都知道,而这是别人都不知道的细节。当在伊安身上发生越来越多类似的故事时,她便不得不相信儿子就是父亲的转世。
玛丽亚还描述了一些很特别的线索:伊安刚出生六小时,就因为先天的心脏缺陷不得不接受一次心脏大手术。医生说他有先天性肺动脉瓣发育不全,造成了心脏右半部分也发育不良。
玛丽亚回忆说,父亲原是纽约市警察。在伊安出生的前一年,父亲在电器商店RadioShack 遇到抢劫案,被匪徒开枪击中,因公殉职。父亲的尸检报告中说他死于枪伤造成的肺动脉破裂,这正是造成伊安先天病痛的同一个动脉。塔克博士说,这种现象在很多转世记录中都有,就是身体上一些先天的特殊胎记和色素沉积,甚至一些器官的先天缺陷,都与前生的创口或者意外有关。当摄制人员采访5岁的伊安的时候,他坐在秋千上对妈妈说道:“我不想再回来了,可是上帝把我交给了你……”
◎ 狄露西:我的家不在这里
在斯里兰卡加姆珀哈区(Gamphaha district)的维扬格达小镇(Veyangoda),尼桑卡(Nissanka)夫妇有个女儿叫狄露西(Dilukshi)。妈妈说狄露西从不到2 岁就开始不断重复说自己不是尼桑卡家的孩子,她相信自己“真正的家”在丹布拉(距离维扬格达一百多公里,位于斯里兰卡中部)。从幼儿园开始就常常提起自己在另外一个地方还有一个家,有另外的父母,她对前世家庭的衣物用品记得很清楚。她说自己家旁边有个步行桥,桥下是小溪,自己小时候常在那里和朋友玩游戏。有一天她和小朋友们在溪边玩耍,不慎被推到溪中淹死了,然后到了这里。她对那条小溪及周边景物的诸多细节有着清晰的回忆。
她会不会在编织幻想呢?冰岛大学的心理学家海若生教授分析,一个孩子如果仅仅是幻想,她通常会幻想轻松、舒适的场景,没有人会喜欢幻想自己痛苦地被淹死。对于狄露西的父母来说,孩子的“前世记忆”一直令他们痛苦,因为孩子甚至拒绝认自己的父母,她相信自己“属于”另一个家庭。母亲很伤心,觉得孩子认为父母对她照顾得不好,才有此想法。她的父亲有一次还因此而恼怒,打了她一顿。显然,“编”这种故事对谁来说都不是好玩的事情。
当报社记者将狄露西对前世的记忆刊登在报纸上之后,很快狄露西的家人就收到了一封来自丹布拉家庭的来信,写信者达玛达撒?若纳汤加(DharmadasaRanatunga)说狄露西的描述和他们多年前一个曾经在溪水中淹死的孩子西洛米(Shiromi)非常相似。在狄露西的要求下,现世的父母带她来到丹布拉,寻找前世的家。当车子开了6 个小时接近丹布拉的时候,狄露西开始认得当地的地标,甚至开始指点司机前往她前世家庭住的房子。她认得自己以前的东西还有附近的邻居,认出了前世的父母和弟妹。人们不得不相信,她就是曾经的西洛米。
面对这些强有力的案例,科学家们表示必须认真考虑轮回转世的真实存在。但是进一步的问题却更加深邃:那么轮回转世本身又意味着什么呢?灵魂真的存在吗?这些对于我们现世的生活又有何意义?这都是值得每一个人去发掘和思索的。
以上这些报道,给那些对于佛法半信半疑、对轮回转世半信半疑的人们,提供了能够验证的很好的实例。
生命为什么会有差别
大家可以想一想,每个人的出生有着多么大的不同,有的人生来就很健康,有的人则生来罹患重大疾病;有的生于富贵之家,有的则生于贫苦之家;有的生在充满爱的家庭,有的则生在暴力家庭;有的人事半功倍,毫不费力就能够得到成功或者获得财富,而有些人即使很努力也是事倍功半,总是倒霉透顶或者贫穷拮据。
大家知道产生这些差别的原因是什么吗?大家再思考一下,为什么你会生在你这个家庭,为什么你会生成你现在这样的外表这个相貌?为什么你有现在这样的聪明才智?这些都是我们自己能选择的吗?大家不要忙于下结论,这些问题大家可以用一生来思考,希望这些问题对于大家生命的提升会有所帮助。
第三章 佛教不唯宿命论
命运是“过去和现在”的交融体
有的人误以为,过去的业力(因)形成今生的宿命就是果,果已经成熟,这一生的命运是注定了的,是坚固不变的,我们不可能改变任何状态,这是对业力错误的认识,这是宿命论。佛教承认宿命,但不是宿命论者。佛教认为业力也是可以改变的,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。
佛教认为,业力是指所有“过去和现在”的行为,不断地相加混合,形成不断变动的整体。换句话说,我们过往的行为带着某些分量和势能,影响今生和当下,但是现在的行为也有一部分影响力,否则我们就不可能终结痛苦而从轮回中解脱出来。
邵伟华,铁卦神算,他搞易经预测非常准非常灵。他写的一本《三世因果经解说》就讲到,对于一般人来讲,按照三世因果经是对的,对一般人按照周易预测是对的,但是对于佛门弟子,再按周易的方法,根据八卦,按照每个人的出生日期生辰八字来预测就不灵了。对一般人是灵的,对佛门弟子就不灵了。什么原因呢?因为佛门弟子相信因果报应的道理,不敢做坏事,他命运往好的方向转化,变好了。所以再给他按照周易来预测就不准了,是这样的。所以邵伟华在给人做预测前,首先要问问你信佛不信佛?是不是佛门弟子?然后他才给人预测,因为佛门弟子的命运往好的方向转化了,该发生的恶报罪业罪报,不发生了或者是重罪轻报了,是这个样子。古语说:“人做恶,祸虽未到,福已远离;人行善,福虽未到,祸已远离。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作为佛门弟子,要广种善因,随缘消旧业,不再造新殃。及时改旧业,把那些旧的、不善的业因消除掉,然后多种善因,将来得善果,不但求人天福报,更重要的还要求解脱福。种解脱福的因,得解脱福。所以大家修行,修五戒十善就是修人天福报,多布施是得大富的福报,多放生得健康长寿的福报。但是要想出离六道,就要学佛修行,修习禅定,修六度四摄三十七道品,种下出世的因,这个很重要。
大家都知道,佛教讲八识。眼识、耳识、鼻识、舌识、身识、意识,这是六识;还有第七识末那识,也叫独头意识;还有第八识藏识,也叫阿赖耶识。为什么叫藏识呢?我们每个人无始劫以来,所做的一切善和一切恶都在藏识里储存着,真相不灭,所以储存真相的藏识不灭。藏识里面储存的东西有时候会出来提示我们,这就是无始劫以来所形成的习惯势力,佛教称之为习气种子。人的性格在出生后会受到外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,但更主要的是与生俱来的。为什么说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我们先前的行为,即过往的业力,就像是花的种子,具有成长开花的潜力。然而,光有种子并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它会成长为一朵花,种子需要有更多的其他条件,比如说阳光、水分、温度、土壤等等。那么每个当下,我们都有机会决定自己想要如何栽培这朵花,想要以何种方式与它相处互动。种子的业力需要在当下的空间才能成长,处理和面对业力,就是去了解如何平衡过去和现在的行为,如何处理种子成长的能量和潜力。
刚刚故去几个月的南怀瑾老先生,可以说是中国最后一位帝王之师,他对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——儒释道三家都非常精通。现在咱们国家很多所谓的大师们,在南怀瑾老先生面前还只是个小学生。
南怀瑾老先生曾经在《论语别裁》里讲过,一个人的命运有五方面的影响因素,叫“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五读书”,这五个方面,缺一不可。首先是祖上的德,还有个人前世的德,还有这一世的德行;第二是命运;第三是风水,包括阴宅阳宅;四积阴功又是德,这是阴德;五读书,多读书,有了知识才能改变命运!
大家注意,这里边有两个是讲德的。一德首先讲道德,积德嘛,积功累德,讲道德。还有四积阴功也是德。什么叫阴功?做好事不图报,或者是不让人家知道,这就叫阴功。这比做好事让人家知道功德要大得多,阴功可以惠及自己的来世,惠及自己的子孙后代,不图善报也自然会生成善报的。
“四积阴功五读书”,读书也很重要。大家今天在座的,绝大部分都是大学生,还有硕士研究生,博士研究生。读书是可以积累知识,提高自己的能力,包括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。这都是素质。素质提高你才可以工作,有了机会你可以迎着机会上去,抓住机会就可能成功。所以说读书也很重要,不读书是不行的。
你不读书或者读书少,将来还是“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治于人”,这也是因果啊。有的人年轻时代辛苦了,辛苦了十几年,结果这一辈子治人。有的人少年时代光图开心玩了,不读书,那么这一辈子治于人出力,虽然少年时代轻松了,但是这一辈子劳力。少年时代劳心了,这一辈子就不劳力了。这都离不开因果报应的。
但光读书还远远不够,还要有前四个条件“一德二命三风水四积阴功”。这里面,德从某种意义上讲更重要。要多做好事,不做坏事,要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”。
“勿以恶小而为之,勿以善小而不为”,就是一个真正善良的人,不因善事很小而不去做。我光做大事大好事,小事小善事就不做了,不屑于去做,这是不对的。芝麻绿豆大一点的小事,只要是好事也要努力去做。比如说,我们在院子里,或者走在路上,看见有碎纸在那里扔着,可以随手就把它捡起来。这个事很小,但是有些人不屑于去做,不愿意弯这个腰,这也不对的。随时随地做好事,看见有碎纸了有垃圾了,随手就把它捡起来,这是“勿以善小而不为”。
还有一句话是“勿以恶小而为之”,觉得这个恶事太小了,没关系的,无所谓,做了也没关系,不会影响自己什么。实际也不对的,聚沙成塔,小恶做多了就变成大恶。
改变命运 从当下做起
业力起始于过去,作用于现在,业力的改变发生在什么时候呢?当下!
无论我们之前做了什么,现在所做的一切,都是由自心当下所处的状态而决定的。从前的造作,过去的事我们左右不了,就像出生的家庭一样,通常是不可选择的,是由自己的业力决定的。但是我们能选择什么样的命运,我们来做什么、怎样做,这个是我们自己能够选择的。唯一的解脱就在当下,它既不在过去也不在未来,就在当下,从自己的内心开始。
所以,正觉寺提出一个理念就是“修在当下,阳光人生”。当下最重要了。《金刚经》里面讲,“过去心不可得。现在心不可得。未来心不可得”。“三心不可得,安住当下修”,这也是正觉寺的修行理念,因为过去的心已经过去了,你追悔也没有用。那么现在呢,马上就成为过去,未来还没有来到,还有很多的变数,一切都是无常,我们所把握的就是当下。修在当下而且要阳光,不能悲观厌世,悲观厌世没有用的,我们要积极地面对,面对人生,来创造美好的未来。
人的命运是可以改变的,如果能够觉知自己内心当下的状态,我们便有能力在当下的情景中做出对自己和他人最有益的决定。
比如,一个人有钓鱼的习气,他会结交许多钓鱼的朋友,加入钓鱼协会,并自认为挺好,将钓鱼当消遣。实际上这是杀生啊。他自己快乐了,可是那些鱼不快乐。鱼的家庭被拆散了,鱼的生命被扼杀了,他自己快乐但是影响了鱼类的快乐,甚至牺牲了鱼类的生命。他可能并不知道,连水都是有情绪的,有感情的,何况鱼呢?但是,如果钓鱼的人知道了自己钓鱼是坏事,将来会受恶报,可能以后就不敢钓鱼了。如果知道了因果报应的道理,从此金盆洗手,再不钓鱼了,别人再喊他去钓鱼的时候他不去了,甚至会和他人讲一讲钓鱼的坏处,钓鱼的恶报、业报,让别人也不要再钓鱼,这就是做好事了。不但截住自己恶的行为,而且还弘扬了善道。让人们积德行善不做坏事,不但自己不做,也劝导别人不做,这样不仅能避免杀生,还能逐渐改掉这种喜欢钓鱼的习性。
所以说,许多事情都是可以改变的,命运也是可以改变的,性格也是可以改变的,不是不能改变的。中国有句俗话叫:“江山易改,本性难移”,这个“本性”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他这种习气, 不是一生一世的,是无始劫来形成的,逐渐积累形成的这些习气,要去改变这些习气,这就叫修行。
跟动物不同,人是有理智的。尤其是学佛的人,不能够纵容自己的坏习气、坏毛病,让它发展、让它膨胀,这就不可收拾了。作为佛门弟子,要随时随地、时时刻刻管住自己,当下都要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,要觉知当下、修在当下、阳光人生,这样才可以。
第五章 幸福快乐的十条锦囊
世间人都想发财,希望相貌英俊漂亮,希望受人尊敬,希望健康长寿,希望祛烦恼开智慧。这些都是善果。怎么样得到善果呢?要种善因,要多种善因才能得到善果。
仁炟常说这样的话,祝福正觉寺弟子以及所有的佛门弟子,都阳光人生,都慈悲、智慧、富贵、吉祥,给世间人做个好榜样。
按照《十善业道经》中佛陀的开示,有十种殊胜的因,也叫十善,世间人依着这十善去做必定能够心想事成。下面我们大家一起来学习。
(一)健康长寿的妙法
戒杀放生得长寿
中国人讲五福,健康、长寿是其中最重要的两项。
在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舍离杀生的罪行,就能得到十种脱离苦恼的善果,是哪十种善果呢?
第一, 面对众生普遍布施没有怖畏。
第二, 常常生起对众生的大慈悲心。
第三, 永远断除一切瞋恨恚怒的习气。
第四, 身体没有病苦。
第五, 长寿。
第六, 常常受到非人类的鬼神守护。
第七, 没有恶梦,寝睡或醒来都很快乐。
第八, 灭除怨结,很多怨恨仇害自然解除。
第九, 不必担心堕落地狱、畜生、饿鬼三恶道中。
第十, 命终后必定生到天界。
舍离杀生可以得到这十种功德利益,其中第五项就是长寿。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后成佛的时候,就能够得到佛随心自在、寿命长短无碍的果报。(注: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无上正等正觉)
◎ 毒弩杀狗 害己身亡
2012 年4月2日网络新闻报道,重庆人杨某和他的妹夫许某,在湖州租房子住,两人合伙置办了红外线瞄准仪和氰化物毒弩,杀伤力极强。毒弩的毒镖像注射器的针头,后面连着塑料管,里面装着氰化物,能够自动地注射到猎物体内。
2012年4月2日,许某骑着摩托车带着杨某,到嘉兴去偷狗。打死了第二只狗后,杨某下车去拖死狗,许某的手误碰到放在后座上的毒弩开关,毒镖发出命中许某。两人还不知道氰化物的毒性有多大,许某一边用手捂住伤口,一边打120。结果,没有几分钟,许某倒地身亡。杨某非常惊恐,对许某的尸体未作善后安置,就骑车跑回湖州,后被公安机关抓获。
他们制造了毒弩用来射杀狗,一杀一个准,最后用自己的毒弩把自己射死了、毒死了,这叫自作自受,也是因缘果报。这是一个杀生得现报的例子。
现在市场上卖的未经防疫检验的动物肉,大家还是不吃为好,很可能有很大的毒性,一定要慎之慎之。最好能够吃素,吃素不吃肉也是一种放生。
◎ 杀蚊子的果报
现在仁炟的腿上,还有一个两三厘米直径的伤疤。那是1972 年的夏天,一只毒蚊子咬在了仁炟的腿上,结果咬完之后,烂了三个多月,不愈合,流了三个多月脓。后来好不容易伤口愈合,却逐渐逐渐地皮肤变得粗糙,里面的肉经常发痒,痒了几十年。到2008 年的时候,仁炟找了一个老中医,用药把那块皮肤给它蚀掉了,想把那块有毒的肉给蚀下来。结果皮蚀掉了,肉没有烂,好不容易愈合之后里面还是痒的。现在想来,这也许就是仁炟打蚊子太多了所遭受的果报。
1953 至1954 年的时候,国家开展消灭“四害”活动——苍蝇、老鼠、麻雀、蚊子,这是全民行动。仁炟那时候上小学,虽然调皮捣蛋,但是也挺听话的。有一天中午,仁炟用苍蝇拍改造了一个网兜,把前面的头去掉,用铁丝弯成圈,固定到那个把上,用口罩布缝了一个兜再缝到那个铁圈上。这样做成一个网兜,到一个臭水坑里头去捞孑孓。孑孓就是蚊子的幼虫,很小,三四毫米、四五毫米那么长。就那一天中午,捞的孑孓也有一二斤重。就那一次消灭的蚊子得有几十万个。
到了2001 年,仁炟受大戒的时候,在湖北黄梅四祖寺。当时那个寺正在建设,还没有建完,还不留单。因为仁炟的师父能行长老是本焕老和尚的第一位侍者,仁炟是本焕老和尚的徒孙,便受到照顾,别人去了概不留单,就让仁炟住下了,住在云水寮。云水寮就是给云水僧住的地方。五间大房子,很宽敞,就仁炟一个人在那里住,还是夏天,窗户都是敞着的。湖北黄梅在长江北岸,蚊子很多。可好,这回仁炟就喂蚊子吧。五间大房子有多少蚊子啊,仁炟在那儿住了一星期,仅左脚背上巴掌大的地方,就被蚊子咬了68 个眼。别处,全身被咬了多少地方,那就数不清了。
但是,从2001 年夏天经过那一次咬以后,蚊子基本上不咬仁炟了。现在仁炟睡觉不需要蚊帐,蚊子不咬了,它已经报复完了,不再报复了。仁炟跟蚊子已经友好相处了,订了友好合作条约了。
所以佛教讲不要杀生,哪怕是一只蚊子。你要想一想,蚊子叮你只是一滴血而已,你一巴掌把蚊子打死了,这不是一条命吗?是一滴血重还是一条命重啊,大家想一想。还是不要打蚊子。
佛教讲:“菩萨畏因,凡夫畏果。”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菩萨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,不敢做坏事,不敢种下恶因,将来会受恶报的。但是凡夫呢,不明白因果报应,不懂因果报应,或者不承认因果报应,就胡乱地造作,到时候业报来了后悔也晚了,所以叫“凡夫畏果”。“畏”就是害怕嘛,凡夫怕恶报,怕业报。这就是菩萨和凡夫的区别。那么我们大家知道因果报应的道理以后,不做坏事,尤其是不要杀生。杀生这个业太重。
吃素养生得长寿
要想健康长寿,再告诉大家一个秘诀,就是别吃肉。吃肉,短时间内看着人会有力量,劲头足,身体壮,但是长久来看,弊大于利,会使人的体质下降,变成酸性体质。如果能吃长素最好。不吃众生肉一方面长养慈悲心,另一方面少造业,能使自己健康。
猪肉也好,牛肉也好,羊肉也好,这些肉脂肪含量比较高。脂肪的大部分成分叫饱和脂肪酸,进入人体后使血液变成酸性,所以肉类叫酸性食物,使体液变成酸性。长久的酸性体质就是亚健康状态,浑身无力,还有,使血液变得浑浊。
大家知道做豆腐吧,那个豆浆是弱碱性的。在弱碱性条件下,大豆蛋白溶出率最高,所以磨豆浆的时候少加一点碱,能增加大豆蛋白质的溶出,提高蛋白质的提取率。这个在仁炟出家以前的学术论文里头都有,被美国《化学文摘》收载的。但是在做豆腐的过程中,把豆浆煮开之后,在点卤的时候,它是由碱性变酸性的过程。什么时候成豆腐呢?PH 值6 就变成豆腐脑了。也就是变酸性的过程中,豆浆才会凝固变成豆腐。
那么人吃了肉之后,血液变成酸性。酸性条件下,血液中蛋白质——血红蛋白就有一部分凝固,变得浑浊,就不是清的了。变性的血红蛋白附着在血管壁上,使血管壁增厚,血管壁变脆,然后堵塞,就变成心脑血管疾病。长期吃肉的人容易得脑血栓,有的是多发性脑血栓半身不遂。
抄血经的时候,仁炟从静脉里抽的血都是很清的。因为长期吃素是弱碱性体质,血抽出来放在冰箱里储存着,放了几年还是清的。
仁炟从1993 年开始吃长素,到现在已经二十多年了,而且身体还这么强壮。和小青年掰手腕,十个有九个都不是仁炟对手。什么原因?仁炟1942 年生人,按照中国传统算法,已经73 岁了,已经不是争强好胜的年纪了,为什么73 岁还这么有力量?吃素,戒杀,放生。这样才能健康长寿。
诵经念佛得长寿
更重要的是诵《金刚经》、念《大悲咒》,佛弟子依靠佛菩萨的保佑、加被,是最可靠、最安全、最长久的。
大家可以看一看《水知道答案》,这是日本科学家做的实验:对着水唱歌、说祝福的话、说赞美的话,水分子结晶就非常美丽,非常漂亮,非常好看;对着水骂它、诅咒它、说脏话、说难听话,水分子结晶就非常难看。这在《水知道答案》中都有记录的,是科学家们经过实验拍摄记录下来的。
佛经、佛号中传递着吉祥的能量和信息,诵持《金刚经》、《大悲咒》可以得到健康长寿的果报。《金刚经》里的《云何梵》中讲到:“云何得长寿。金刚不坏身。复以何因缘。得大坚固力。云何于此经。究竟到彼岸。愿佛开微密。广为众生说。”
《大悲心陀罗尼经》里面,观世音菩萨开示持诵《大悲咒》有十种功德利益,包括“得安乐”,“除一切病”,“得寿命”等。
《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》中也记载了持诵《药师咒》可以“无病延年”,“一切重病苦恼皆除”。
另外,《四分律藏》中记录了佛陀教给弟子们饮食前持诵拔毒咒“三拔罗伽多”(三遍),来解除食物中的毒素。
所以我们佛弟子要多念佛经。通过诵经、念佛,依靠佛菩萨的保佑、加被,也给我们自己送上健康美好的祝福,保持乐观的心态,我们的身体自然也更加健康。
心胸开阔得长寿
另外,要想健康长寿,还要心胸开阔,心量要大,要豁达、大度,什么事不要计较它,不要因为一点小事斤斤计较。这叫“君子坦荡荡,小人常戚戚”。你坦坦荡荡,豁达大度,心胸开阔,性格开朗,这也是健康长寿的本钱和条件。
利人健康得长寿
要想健康长寿,除了戒杀放生、素食、诵经念佛、心胸开阔之外,还要关心他人健康,照顾病人,帮助寻医问药,帮助他人得到身心安乐,保护动物,教大家健康的方法,供养和布施健康的食物,愿一切生命得健康长寿,为所有令他人健康长寿的行为而欢喜,印制帮助别人健康长寿的书籍,在网上传播健康资讯等。这些都是得到健康长寿的善因。祝福大家都能够健康长寿。
(二)财富丰裕从哪里来
财富丰裕之法,就是不偷盗,多布施。
舍离偷盗得财富
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舍离偷盗,就能得到十种有保障可信的善果。是哪十种善果呢?
第一,资产财富盈积充足,国王、盗贼、水灾、火灾、败家子,都不能令其消散毁灭。
第二,很多人会敬爱感激。
第三,别人不会欺负。
第四,十方的人都会赞美。
第五,不用担忧受到损害。
第六,好的名声流传远布。
第七,在大众之中心无畏惧。
第八,钱财丰裕,寿命长久,容貌庄严,体力充沛,身心安乐,辩才无碍。
第九, 常怀布施救助之心。
第十, 寿命终了能定生天界。
人纵有亿万财富,实际上都不是财富的主人。你可以使用、支配财富,你有支配权、有使用权,但财富不为你所有。
大家知道,中国四大园林之首——苏州拙政园,是明代的御史王献臣弃官回乡后,在唐代陆龟蒙宅地和元代大弘寺旧址上,拓建而成。特请名家为其设计蓝图,用了后半生的心血,建成别具一格的大型自然风景园林。但王献臣死后,他儿子一夜豪赌,就将园林输给徐氏,拙政园立即改了姓。王献臣子孙以后亦衰落衰败。
舍离偷盗可以得到这十种功德利益。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,以后成佛的时候,就能得证清净大菩提的智慧。
勤修布施得财富
在佛教里面有六波罗蜜,也叫六度。六度的第一项,就是布施,即布施波罗蜜。这个很重要,布施波罗蜜统摄六度。
布施有三种,包括财布施,法布施,还有无畏布施。
财布施就是拿出金钱和财物去帮助别人。法布施就是供养人家佛法,把佛法布施给人家,这叫法布施。还有一切善法,让人家行善积德,也叫法布施。无畏布施是什么呢?用你的劳动或者你的语言来劝导别人,让人家解除怖畏,一心向善,这叫无畏布施。做义工,用自己的劳动来布施,也叫无畏布施。这三种布施都非常殊胜。但是释迦牟尼佛讲,一切布施以法布施为最殊胜,最珍贵稀有。因为法布施让人们多做好事,不做坏事。积德行善,能够净化心灵,能够安定社会。这个对于人类更重要。
给乞丐布施一碗饭,只能管他几个小时不饥饿;若教给人家怎样行善积德,做好事不做坏事,会令他一辈子受益,这就是法布施的重要性。所以一切布施中以法布施为基础,这是有道理的。更重要的是法布施能够让人们祛烦恼,开智慧,了脱生死,跳出六道轮回,这个意义更重大。
另外,无畏布施也有很大的功德。释迦牟尼佛也讲过,建寺院,塑佛像,印经书,这既是财布施、法布施,也是无畏布施。因为一个寺院建成以后,会几十年,几百年,乃至上千年地存在下去,会度化许许多多的人。所有来到寺院的人,对佛菩萨哪怕一瞻一礼,都会种下成佛的因,种下成佛的金刚种子。所以建寺院既是财布施、法布施,同时也是无畏布施,这个布施的功德就更大了,希望大家要珍惜。哪里建寺院,可以尽自己所能,多布施,但是也要量力而行。咱们正觉寺主张,布施也要量力而行,不要超过自己的能力和限度。有一份心,护持三宝,护持寺院,就很好了,不在于布施多少。这个很重要。
布施在四摄里面也是第一位的。布施、爱语、利行、同事,这叫四摄。我们常说的三十七道品就是修行的三十七个步骤,或者说三十七个次第,其中就有四摄。四摄是菩萨行,六度也是菩萨行,其中第一位的都是布施,所以布施很重要。刚才这本书里讲到,你布施金钱,就会得到金钱;你布施财富,就会得到财富;你布施健康,就会得到健康;你布施什么,就得到什么。所以《地藏菩萨本愿经》里面讲“舍一得万报”,就是这个道理。
得财富的其他善因
获得财富丰裕的善因还包括:上供下施财物;自己以正当方式并帮助他人以正当方式获取财物;避免各种形式的侵占属于公共及他人的财产;愿一切人都能财富丰足;为他人获得财富而高兴等。
祝福大家都能财富丰裕,富贵安康。
(三) 家和万事兴
家庭和睦之法,就是不邪淫,多恭敬他人。
舍离邪淫秽行
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舍离邪淫秽行,就会得到四种善果,为智者所称赞。是哪四种善果呢?
第一,身体诸根通利,都很调顺。
第二,永久远离纠纷喧闹和内心的掉举散乱。
第三,受世间人称赞。
第四,妻子没有人能侵犯。
在这里,要解释一下哪些行为属于邪淫秽行。
在佛教中,不邪淫是在家居士五戒之一。即不得侵犯人(父母、兄弟、姊妹、夫主、世间法、王法等)、法(指出家受戒及在家而受一日戒)所守护之妇女;或指男女双方不得非支、非时、非处、非量、非理而行淫。非支,指行淫于产门以外之器官。非时,指胎圆满时、斋戒时、父母生日、亲长忌日、经期、生病等时间。非处,指于灵庙中、大众前等处所。非量,指过量而行。非理,指不依世间礼法,如自行欲、媒合他等。
用大白话说,就是除了夫妻之间的行淫外,一切不受国家法律或社会道德所承认的男女关系,都是邪淫。婚外恋、婚外情、包二奶、婚外通奸、手淫、自慰、同性恋、一夜情、婚前同居等等都属于这个范畴。即使夫妻之间,亦有限制,非支、非时、非处、非量、非理而行淫也属于邪淫秽行。
舍离邪行可以得到这四种功德利益。如果能将这些功德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后成佛的时候,就能得到佛身大丈夫男根隐密不露的藏相。
隐密藏相,即是佛三十二相中的第十相——马阴藏相, 佛之男根密藏体内如马阴。
妻子没人能侵犯,这也是远离邪行啊,这是一种善果。
◎ 中国新时代女性
有一年“三八”妇女节前夕,仁炟收到一则手机短信,说新时代女性的标准,令人印象深刻,我给大家念念。
“中国新时代女性:上得了厅堂,下得了厨房,开得了名车,住得起洋房,斗得过小三,打得赢流氓。”
这则短信说明什么问题?说明现代女性太辛苦、太累了!不仅要工作,又得跟“小三”斗,还得防备异性的非礼。整天提心吊胆的,这样的家庭能够和睦吗?这样的生活幸福快乐吗?新时代女性真是太辛苦了!有什么办法解决呢?要学佛,学《十善业道经》。
因为邪淫邪行出现了许多社会问题,报纸电视上经常看到一些命案和财产纠纷,很多是因为婚外恋引起的。如果大家都能够遵守不邪淫,一夫一妻制,家庭也会和睦得多,社会也会安定得多。
希望中国的女性也不用跟小三斗,大家都学会有礼貌、彬彬有礼,不做那些个邪淫、秽行,也不用担心流氓的侵扰了。
修身齐家 尊重他人
怎么样使家庭和睦?要尊重他人。做丈夫的要尊重妻子,做妻子的要尊重丈夫。前些年仁炟听到有的年轻女孩说,“找一个爱我的做我的丈夫,找一个我爱的做我的情人。”这不乱套了吗?一厢情愿,爱她的做丈夫,她爱的做情夫,这怎么得了呢,不可以的。佛教提倡一夫一妻制。不可以包二奶啊,找小三啊,家里红旗不倒,外面彩旗飘飘啊,不可以的。
马来西亚,我有一个朋友,跟我年龄相仿,是姓谢的一个老先生,他就讲:“要想家不和,找个小老婆。”他经常这么说。他的家庭很好啊,有两个儿子还有孙子孙女,一个家族其乐融融。所以家庭要和睦,夫妻之间要互相尊重对方,这样才可以。中国传统文化里面的三从四德,还有三纲五常,就是做人的行为准则。
仁炟年轻的时候,我女儿才六七岁,我就教她念《女儿经》,教她怎样做女孩。做个好女孩。长大了怎样做个好女人。三纲五常,这是做人的行为准则啊!
三纲是君为臣纲,夫为妻纲,父为子纲。什么叫纲啊?打鱼那个渔网的总绳子,叫纲。渔夫撒网的时候,拿着那个绳子一撒,那个网就撒出去了。收网的时候,拉着绳子一收,就收回来了。所以中国人说纲常,就是三纲五常。这是人的行为准则。
什么是君为臣纲?君,不单是指国君。一个国家皇帝是君,在一个企业里头,领导人就是君,它的员工就是臣。不管是企业,还是事业单位,还是工厂,矿山,领导人就是君,员工、副手,就是臣。君为臣纲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做领导人的,要给下属做榜样,要求别人做到的,自己首先要做到。行为规范,如果你自己做不到,那你就不是好的领导人。你起不到模范带头作用了,谁还听你的啊!要让别人守信用,你要先守信用;要让别人尊重你,首先你要尊重别人;要让别人遵守纪律,你自己首先要遵守纪律。这才可以。这就是君为臣纲。而不是说做领导人可以为所欲为,想干什么就干什么,没有约束,那是不对的。一个没有监督的人,很容易走向犯罪。一个没有监督的朝廷,不一定就是好朝廷。
在过去历史上,大家看一看,历史就是镜子,为什么叫“鉴”呢?《资治通鉴》,鉴就是镜子,纲鉴。所以说要明白历史,学历史经验,教我们怎么样做。怎么样才是对的,怎么样才是错的。可惜近百年来,一些热血青年们,总想奋发图强,但是搞错了方向,把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当了糟粕,给遗弃了。
所以,“君为臣纲”这句话的分量很重的。就像儒家的“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”。首先讲求修身,讲个人的修养,包括心性的修炼。修身,就是自身品德的修行,包括知识、品德、思想、修养,都包括在内了。首先要提高自己的品德,然后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。做领导人的首先要严格要求自己,这叫君为臣纲。
夫为妻纲就是做丈夫的要给妻子做表率,做榜样。做居士,就老老实实一夫一妻制,不要搞婚外恋。你不想让妻子红杏出墙,你就不要在外面采花盗柳,寻欢作乐。说白了,婚姻的目的是传宗接代,这是婚姻的本质,其他的都是短暂的快乐而已。所以家庭和睦之法就是保持一夫一妻制。
所以希望同学们将来走到社会上,要知道怎样做一个好人,怎样做一个正派的人,这个非常重要的。在家庭关系的处理上,要尊重妻子,做妻子的要尊重丈夫,这样才可以。不要在外面胡搞胡闹。大家做人,一定要做高尚的人,做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,要有远大的抱负,为国家,为民族,为社会要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。要有这样的理想而不是梦想。不能整天做梦,做梦没有用的,梦毕竟是梦,不会实现的。只要朝着自己的理想去努力,一步一步地走下去,总会有实现的时候。
父为子纲,就是做父亲的要给孩子们做榜样做表率,而不是说要求孩子们怎么怎么做,怎么做好,自己反而吊儿郎当,胡来一气,都不可以的。这就叫三纲,这是行为规范。
五常就是仁、义、礼、智、信,跟佛教的居士五戒——不杀生、不偷盗、不邪淫、不妄语、不饮酒是相对应的,意思有相近之处。做人啊,要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,要用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道德规范来约束自己。这个很重要的。
你的家庭要想和睦,你的事业要想兴旺发达,就按照我们中华民族的行为规范、道德标准去做,按照佛教、佛法去做,这样才可以。要有高尚的品德,有正直的行为,这是最重要的。
家庭和睦的其他善因
家庭和睦的善因还包括,尊重异性,不进行婚外恋及各类不正当的性行为,不要挑拨离间,不拆散别人的合作关系或夫妻关系,劝导大众杜绝各类不正当的性行为,照顾孤单的老年人等。
(四)做众所信服的实语者
众所信服之法,就是不妄语,说实话,这样才有信用,别人才会信服你。
舍离妄语得钦敬
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舍离妄语,就能得到八种善果,为众天神所赞叹。是哪八种呢?
第一,口常清净,发出优钵青莲花的香气。
第二,言辞为世间人所信服。
第三,所说言辞真实不虚,受到人、天的敬爱。
第四,时常用爱语安慰众生。
第五,得到殊胜的惬意快乐,身口意三业清净。
第六,言语没有错误过失,内心永远欢喜愉快。
第七,所说言辞受人尊重,人天都会一一奉行。
第八,智慧殊胜,没有人能够争辩。
舍离妄语可以得到这八种功德利益。如果能够将这个功德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后成佛的时候,就会得到如来所言真实不虚的果报。
◎口业的可怕——少女的妄语
有一次,佛陀正在精舍中,对诸比丘弟子宣讲真理的时候,从门外走进一位由外道差遣来破坏佛陀的少女。她直趋佛陀座前,一手指着她的腹部,一手指着佛陀道:“沙门!你害得我好苦啊!你既与我私通,现在我有孕在身却不顾我的一切。我到处找寻,都找不着你,原来你躲藏在这里逍遥安乐。为什么你家事不管,却来说这些无用的废话?现在,总算给我找到了,你将怎样安置我呢?”
静坐在那里听闻佛法的大众,一听少女的说话,都愣了,目瞪口呆。佛陀出家了,怎么还有老婆啊?这么年轻漂亮的少女,怎么回事啊?大家都心中奇怪,低着头谁都不说话。那时候人淳朴,不像现在,现在就不得了了,马上就得开批斗会,你叫什么佛陀啊?
这时候,神通第一的目犍连尊者,一看就明白了,他施展神通,化现了一只老鼠,跑入少女的衣服里,把那扎在腹中的绳索咬断,于是藏在里面的一只脸盆掉了下来。
这时,在座的弟子们见状,都喜笑颜开,惊疑顿失,并且唾骂少女说道:“你这个罪人,妄兴诽谤,诬赖无上正觉的人天导师,你不怕下地狱啊!”话声刚落,地就裂开了,猛烈的火焰喷了出来,那少女便堕入大地狱中。阿阇世王目睹此情,心惊毛竖,诽谤佛陀后果这么严重。他请示佛陀:“这个女子现在在哪里呢?”佛陀告诉他:“大王!她现在堕落到大阿鼻泥犁地狱中。”
阿阇世王又问道:“佛陀!我不明白,这女子身不犯杀业、盗业,只是口造妄语之罪,怎么会堕入大阿鼻地狱?”
佛陀开示道:“大王!我所说的罪法中,有上中下三种,即身口意三方面。”阿阇世王就问佛:“请问佛陀,哪种为重,哪种为中,哪种为下?”佛陀说:“意行最重,口行处中,身行在下。这个女子所造的罪业,就是属于口业。”
有的人认为,我又没有做坏事,只是活动活动思想,快乐快乐嘴巴,怎么会有罪业呢?佛陀告诉我们,意业最重,口业次之,身业较轻。大家不仅要慎行,更要慎思、慎言。
诚恳待人受拥护
能令众所信服的善因还包括不欺骗他人,真实地表达自己,信守承诺等。做人要诚恳,这样别人才会信任你。
博山人给仁炟起了一个外号叫“嘲巴”,仁炟以这个外号自豪,感到无上的光荣。我希望大家都做“嘲巴”。“嘲巴”有什么好?吃得饱、睡得着。不琢磨事,不琢磨怎么害人的事、坑人骗人的事。没有做对不起别人的事,就不怕别人找上门来,也不会提心吊胆睡不着,整天乐呵呵。
仁炟做人的一个法宝,两个字,诚恳。不骗人,也不说假话,一说假话脸都红了,别人就知道说假话了。诚恳待人,这是仁炟今年活到72 岁的原则。这个“嘲巴”太好了,非常贴切。正是因为“嘲巴”, 身体很健壮,弟子和信众们对师父挺拥护。谁这么有才给仁炟起这么个外号啊?感恩他们。
(五)不做“是非”人
团结和合之法是不两舌,行和合。
舍离两舌的五种善报
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舍离两舌挑拨的罪业,就能得到五种不可破坏的善报。是哪五种呢?
第一,得到不被破坏的身体,因为没有人能够伤害他。
第二,得到不被破坏的眷属,因为没有人能够破坏他。
第三,得到不被破坏的信用,因为安顺于本业。
第四,得到不被破坏的法力道行,因为所修坚固。
第五,得到如法的善知识,因为不曾欺诳迷惑别人。
舍离两舌可以得到这五种功德利益。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后成佛时,就会得到正信的眷属,一切诸魔外道,都不能阻碍破坏。
和为贵 戒为师
寺院是讲究和气。六和敬是寺院的共住规约,分身、口、意、戒、见、利六方面,即身和同住、口和无诤、意和同悦、戒和同修、见和同解、利和同均,这六个方面,就是六和敬。
俗话说:“能领一营兵,不领一寺僧。”什么意思啊?兵啊,他有一定的纪律,铁的纪律。让你冲你就得冲,让你退你就得退,让上东不能上西,让你怎么办就怎么办,军令如山。兵是好带的,但是僧不好带,什么意思呢?出家的人来自于各个阶层,工农士学商,什么阶层都有,甚至有做官的,为宦的,还有当叫花子的,文化程度也各不相同,习气各不相同,所以僧人是最不好管的。“能领一营兵,不领一寺僧”就是这个道理。
但是佛教为什么能够传入中国以后两千年来历经磨难而不衰,什么原因呢?不衰不灭的原因是什么?就是佛教有一整套的戒律和行为规范。出家人有出家人的戒律,在家人有在家人的戒律,以戒为师,严守戒律。寺院有六和敬,来约束大家的行为。
此外,正觉寺还制定了八大根本戒规:讲团结、讲修行、讲奉献、讲和谐;不说是非,不听是非,不谈是非,不打妄语。八大根本戒规很重要,大家都要学会。在家里、在单位也要这么做。很多不和合、不团结都是因为说是非引起的。大家不要说是非,说是非没有用的,还是要多找自己的缺点。“吾日三省吾身”,就是找自己的缺点,不管别人的缺点,别人的缺点让他自己克服去,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啊?
贯彻六和敬及八大根本戒规,还要去做,光从口头上说也是没有用的,关键要行。修行,最重要的是行。
做人要学习铜钱
团结和合的善因,还包括促进他人的团结,调和矛盾,弥补他人间的裂痕。做人要学习铜钱,外圆内方,对自己要求要严格,对别人就别那么苛刻。学会圆融,既要坚持原则,又要态度温和。
(六)言辞美妙结善缘
人们说:“哇,和尚,出家人呐!好话都让他们说尽了。”什么原因呢?赞美人家,祝福人家是行软语,让大家欢喜啊!《华严经》讲,“若令众生生欢喜者。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”出家人言辞美妙是依教奉行啊。要想言辞美妙,就不要恶口。
恶口伤人害己
说脏话、骂人、刻薄、挖苦、诃责、讽刺和各类难听的语言等等这些恶口给他人带来伤害,也会伤害自己。
仁炟认识这样一个人,他说话非常尖酸刻薄,言辞都带刺的,结果他舌头上长个瘤子,割掉了,结果还不错,不是恶性肿瘤,是良性的。因为这个人心地还是善良的。他嘴里头长瘤子,就是因为他尖酸刻薄恶口的现报。
所以大家要记住,说话不要尖酸刻薄,要柔和、要软语,不要诽谤他人,诅咒他人,即使在心里头诅咒也不好,意业不可以造的。
舍离恶口得清净
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舍离恶毒的口业,就能得到八种清净的善报。是哪八种呢?
第一,所说的话不违常规、有分寸。
第二,所说的话都对人有利益。
第三,所说的话必定契合真理。
第四,言语词句都很美妙。
第五,所说的话都可以承受领会。
第六,所说的话都可被人相信采用。
第七,所说的话不会被人讥笑。
第八,所说的话令人欢喜,乐于接受。
舍离恶口可以得到这八种功德利益。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后成佛时,就会具足如来清净梵音的声相。
言辞美妙的其他善因
言辞美妙的善因,还包括出言礼貌,文雅,友善,心平气和,以悦耳音乐布施供养他人,为他人营造安静的环境等。
(七) 一言九鼎修威德
要想威德殊胜,就不要绮语,不说奉承话或轻浮话。
舍离花言巧语的善果
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舍离花言巧语的口业,就能得到三种必然的善果。是哪三种呢?
第一,必定为智慧的人所喜爱。
第二,必定能够有智慧,依照事实回答所问。
第三,必定在天上人间,成就的威德最殊胜,没有虚妄。
舍离绮语可以得到这三种功德利益。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后成佛时,就能得到一切如来所授记的果报,丝毫都不会白白付出的。
◎ 善护口业的四个方面
1. 一个人不再撒谎,就不再是人世间的骗子,而是个老实、可靠、可信赖之人了。
2. 一个人不再诽谤他人,就不再说长道短、挑拨离间,他是大众失和的调解人,是大众团结的支持人。他促进和谐、庆祝和谐,乐于进行调解。调解是他说话的动机。
3. 一个人不再用粗言暴语,所说的话,就不再是伤人之言语,而是顺耳动听、感人肺腑、温和有礼、受人喜爱之言语。
4. 一个人不再讲绮语(轻浮的话),而只在适当的时候开口,讲的句句属实、切中事理;讲的是佛法、戒律、有价值之言语;讲得合时、有理、清晰,与目标有关。
少言多行做智人
威德殊胜的善因,还包括不轻易发言,不说无意义的话,措辞周密严谨,少闲聊,少搭讪,少讲轻佻的话,谦虚低调等。
(八) 随心自在的秘诀
要想随心自在,就不要贪欲,要知足常乐。
舍离贪欲得自在
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舍离贪欲,就能成就五种自在。是哪五种呢?
第一,身口意三业清净自在,因为眼耳鼻舌身意等诸根具足圆满。
第二,财产物资充足自在,因为一切怨仇盗贼都不能抢夺去。
第三,福报德行具足自在、随心所欲,因为一切物品都能具备满足故。
第四,国王的权位稳固自在,因为各方都来朝贡,奉献珍贵奇妙的宝物。
第五,所获得的物品,百倍超过希求,这是由于过去世不悭贪,不嫉妒别人的缘故。
舍离贪欲可以得到这五种功德利益。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后成佛时,在三界内特别尊贵,一切众生都会恭敬供养。
(注:三界,即欲界、色界、无色界。欲界包括人道、畜生道、鬼道、地狱道,以及第一层天至第六层天;色界包括第七层天到第二十四层天;无色界包括二十五层天到第二十八层天。)
◎贪执黄金 蛇身受苦
给大家讲一个佛陀十大弟子中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,有一生贪欲黄金,蛇身受苦的故事。
在很久以前,波罗奈国,有一个痴呆的人。他虽痴呆,但他知道勤俭,喜欢积蓄黄金。痴人为了能多积些黄金,到处做苦工。他省吃俭用,赚来的钱,攒得稍微多一些,就拿到城里去换黄金。把这些零星的碎金,装到瓶中,封好瓶口。时间久了,痴人的黄金也越来越多,他非常欢喜,就在自己的家中,挖了一个洞,把黄金埋藏起来。
日子过得很快,痴人积金的愿望,日日俱增,久而久之,已经积蓄了七瓶的黄金。这完全是以血汗换来,可以说是血汗的结晶。痴人终身辛劳,吃的粗,穿的薄,甚至年纪老了,百病丛生,还依然爱金如命,不肯花钱请医治疗。后来痴人在病榻上辗转几天,即与世长辞了。
生前,痴人喜爱黄金,常常睡眠不安宁,听到有一点声音,就惊慌恐怖,并且心里常生瞋恨。因为瞋恨的结果,使他变成了一条毒蛇,但他还没有忘记土里的那些黄金,整天不离此宅,守护着金瓶。房子已破坏,里面又有蛇,所以没有人敢进去。因为贪爱金瓶,毒蛇死后,仍然受生为蛇,守护着自己的宝藏。
这样,经过了一万年,毒蛇忽然厌烦蛇身。它静心思惟,知道自己生生世世为蛇,是由于执爱金瓶所致。因此,就想布施金子造福。它主意已定,出了破屋,来到路旁,躲在草堆里,探头四望,看有没有过路的好心人。
可巧,来了一个慈祥恺悌、和蔼可亲的人。毒蛇高兴地叫道:“请止步!我有事相托!”
来人听到声音,停脚顾看,却不见一人。正想举步再走的时候,毒蛇从草堆里爬出来,挡住他的去路,并向来人说道:“请不要怕,有事想麻烦你,如果能答应,功德无量。”
来人看到这条蛇,惊得拼命跑开,并说道:“你是一条毒蛇,我不能接近你。”
“不!我没有恶意,如果伤害你,我不得好结果。来!你跟我来吧!”
来人看毒蛇并无恶意,就放大胆子跟着它走。走着走着,来到破屋里。毒蛇在这个地方,绕了一下,对那人说:“在这块土里,藏有黄金,请代我作布施供养。你能做到吗?”
过路人答应了,就挖开土,找出一瓶黄金。这时毒蛇又说道:“你拿这瓶黄金,到寺院里交给住持和尚,替我办斋,供养诸位圣众。不过,在那一天,你要用篮子把我带到寺院里,让我礼佛,拜圣贤,消除我的业障。”
那个人点头答应,依照毒蛇的意见去办理。斋僧的那一天,蛇被带到寺院来,专心致志地听众僧诵经持咒,心生无限的敬意和无量的欢喜。住持和尚又为毒蛇说三皈,广说布施、持戒、精进、忍辱……等等妙法。毒蛇听了,欢喜接受,并又请住持和尚,到他以前藏金的地方,将剩下的六瓶黄金,都拿出来,广作佛事法会。
做完佛事后,毒蛇罪尽命终,投生忉利天。享完了天福,再生于人间,善缘遇佛,皈依佛陀。在佛陀弟子中,他很快地成为大阿罗汉。这就是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。
舍离贪欲的功德很大。当它发心把全部财产供养三宝,舍离了对金子的贪执,很快罪灭投生天上,享受天福。后来能够跟随释迦牟尼佛修行,成为智慧第一。
感恩知足常自在
随心自在的善因,还包括满足别人合理的心愿,在已经拥有的事物中找到快乐,感恩自己拥有的一切等。
(九) 心常喜悦乐无边
要想心常喜悦,就不要瞋恚,要行慈悲。
舍离瞋恚的八德
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够舍离瞋恨恚怒心,就能得到八种喜悦的心法。是哪八种呢?
第一,没有损害恼乱心。
第二,没有瞋恨恚怒心。
第三,没有诤斗诉讼心。
第四,得到柔顺温和、质朴率直心。
第五,具备圣者的慈悲心。
第六,常作利益众生之事,常怀令众生安乐之心。
第七,身体相貌端正庄严,众人普皆尊敬。
第八,因和气忍让的缘故,能速生大梵天修行之处。
舍离瞋恚可以得到这八种功德利益。如果能将所修的功德,回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,以后成佛时,就能证得无障碍的心,令观者心生欢喜,不生厌恶。
慈心常欢喜
心常喜悦的善因,还包括不发怒,宽容大度,不伤害其他生命等。
(十) 增福增慧常吉祥
要想增福增慧,就不要愚痴邪见。要正信正行。
舍离愚痴邪见
《十善业道经》中,佛陀开示,如果能舍离愚痴邪见,就能成就十种功德善法。是哪十种呢?
第一,能得到真正善心的惬意快乐,得到真诚善良的同修法侣。
第二,深信因果报应,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,永远不作恶事。
第三,唯独皈依佛陀,不皈依其他的天神外道等。
第四,拥有正直的心和正知正见,永远脱离一切不知是凶是吉的疑惑的罗网。
第五,常生人间天上,不会再堕落三恶道中。
第六,具足无量福慧,辗转增上殊胜。
第七,远离邪魔外道,履行佛法圣道。
第八,不起虚幻的身见执着,舍离一切恶业。
第九,安住在通达无碍的正确见解中。
第十,不会堕入各种灾难。
就是这十种功德利益。如果能将功德回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修证,以后成佛的时候,会速证一切佛法,成就自在的神通法力。
智者的三件法宝
愚痴邪见是非常可怕的,它能够使人造恶而不自知。人类最缺少的不是财富,是智慧。怎么能识别谁有智慧?从三样东西我们可以辨认出谁是智者。
第一,有智慧的人能看清缺点。
好像每个人都是自大狂,都认为自己很了不起。别人表扬了都很高兴,别人批评了脸就长了,心里就不愉快,都喜欢听表扬的话。
佛教丛林里有羯磨制度。羯磨就是开会。开会的内容是批评与自我批评。首先自己检查自己的缺点,然后别人再给自己提意见,你哪儿做得不对,这叫白二羯磨。
能看清自己缺点的人很难得,这样的人才是有智慧的,能够谦虚谨慎,时刻检查自己的缺点不足。就像曾子讲的:“吾日三省吾身。”他一天反省自己三次,检查自己还有哪些缺点和不足,这个对于修行很重要。
第二,当他看到自己缺点的时候,会尽力地去改正纠正。
有的人很会给自己找借口原谅自己,不原谅别人原谅自己。但是有智慧的人,他对于自己的错误是不原谅的,忏悔改正。
第三,当其他人承认缺点时,他能够原谅那个人。
有智慧的人他能够包容。一个是会严格要求自己,另一个是会包容,原谅别人的缺点错误。人家忏悔了,他能够包容人家,允许人家改正错误,这样的人是有智慧的人。
尤其是做领导的更应该这样做,你要求别人做的首先自己要做到,不然就很难服众。你不服众,说的话就没人听,那就没有威信了。所以做领导的要以身作则,经常检查自己,反省自己,检点自己,看到自己的缺点和
不足,然后加以改正,完善自己的人格,提高自己的境界和水平,给你的员工和下属们做榜样做表率。
你的员工做错了事,领导要该批评就批评,该狮子吼就狮子吼。下属不知道错误也不行,所以佛教讲狮子吼,该吼不吼也不行。因为人有惰性,一吼,他猛一激灵,知道问题严重了,就会警醒。但当人家承认错误要改正的时候,要原谅人家,量要大,海量海量,要能够包容才可以。
降伏贪瞋痴 做心念的主人
贪瞋痴不仅是做人做事的敌人,更是修行的大敌。佛教将贪瞋痴称为三毒。对于贪、瞋、痴的觉察和纠正,力度和难易程度不同:
贪,自我觉察较轻,纠正贪心为时较慢;
瞋,自我觉察较重,纠正瞋恚为时较快;
痴,自我觉察较轻,纠正愚痴为时较慢。
降伏贪瞋痴三毒也不是件容易的事,怎么降伏这三毒的心呢?
释迦牟尼佛教导我们,如果想修习更高的心念和思想境界,脱离和降伏贪瞋痴,必须时刻注意这五个步骤:
第一步,当人在进行某件事时,发现与贪、瞋、痴相关联的恶念升起了,就要把心念转移到纯正的事物上。如此,恶念就会消失,心念就会稳定、平静、集中与专注一境。
犹如一个木匠或他的学徒,能以小凿刀敲凿出一个大木栓一样。
第二步,当心念专注于纯正之事物上时,与贪、瞋、痴相关联的恶念又再升起,就应分析恶念的坏处,想着:“这些恶念有罪业,会产生恶果,会导致痛苦,应当受到谴责。”如此思惟,恶念就会消失,心念就会稳定、平静、集中并专注一境。
这有如衣着端庄的少男或少女,对缠挂在他们颈项上的死蛇、死狗与死尸感到厌恶与羞惭一样。
第三步,在思考恶念所引发的坏处时,与贪、瞋、痴相关联的恶念又再升起,就应把它忘却,不加以留意。如此,恶念就会消失,心念就会稳定、平静、集中与专注一境。
这有如一个视力正常的人,不想看到某件事物而把视线转移或把眼睛闭上一样。
第四步,在设法忘却或不去留意恶念时,与贪、瞋、痴相关联的恶念又再升起,就应不理会,让它们自行平息。按照宗门的话讲,随它去,不理会它就是了。如此,恶念就会消失,心念就会稳定、平静、集中与专注一境。
这有如一个人发觉自己没有理由奔跑时,就会放慢下来步行;发觉没有理由步行时,就会站立;发觉没有理由站立时,就会坐下;发觉没有理由坐下时,就会躺下。于是他从奋进状态转为平静。
第五步,在让恶念自行平息时,与贪、瞋、痴相关联的恶念再度升起,就应咬紧牙关、舌头顶上颚,以心念来束缚、压抑、制止恶念。如此,恶念就会消失,心念就会稳定、平静、集中与专注一境。
第五步也是最后这一招了,师父再补充下,如果恶念降伏不了,不停地升起来,就咬紧牙关,舌顶上腭,坚持住,用自己的正念来束缚压抑制止恶念。心里同时想,我是佛弟子不是魔弟子,不做魔子魔孙,这个恶念坏念头不是我的,是魔障魔想。我要做佛弟子,不能有恶念,要心存善念,祈请观世音菩萨加持。用这个办法,你的恶念就会逐渐消失、止息。这是非常灵验的办法。
有的人经常问师父:我的恶念很多,不善念又升起了,杀盗淫妄经常在自己脑海里出现,怎么办?今天师父告诉你了妙招诀窍,用这些办法来对治恶念。
这就像一个壮汉抓住一个瘦弱的贼的头部与肩膀,强行将他压下去一样。这不是不慈悲,这是对治恶念的办法,要有这样的决心和毅力,要坚强坚定。
能做到以上五个步骤的人,就是心念的主人。他只想善良的心念,不想恶的心念。他已不再执着,已摆脱束缚,收敛傲气和断除烦恼。
增福增慧的其他善因
增福增慧的善因,还包括传播、分享智慧(讲课、请人讲课、印赠智慧书籍、影视),爱惜智能的媒介(文字、书籍),乐于学习智慧的教育,尊敬传播智慧的老师,布施或供养光明(电灯、蜡烛、油灯等)等。
结 语
以上就是《十善业道经》里面讲的“十善”,这很重要。
《十善业道经》,这部经文很短,只有二千三四百个字,主要是讲述十种善法的利益。十善不仅是做人的基本道德,是得到身相庄严、健康长寿、财富丰裕、家庭和睦、众所信服、团结和合、言辞美妙、威德殊胜、随心自在、心常喜悦、增福增慧等善报之因,也是修行成就菩提道果的基础和准则。
大家来到正觉寺参加禅修,希望能够提高定力,开启智慧,事业成功,诸事吉祥。十善业是基础,如果不秉持十善业,那么福报、定力、智慧等如空中楼阁,没有根基。这也是我们特别学习这部经典的用心。希望大家努力按照十善去做。
修行的目的,不在于取得名利、德行、禅定或知识与能力所带给我们的好处,而在于取得心灵上真正的解脱,这才是修行的真正目标与终点。
本书免费结缘,可在“正觉法宝流通”淘宝店恭请:https://shop115409732.taobao.com/
分享按钮